從國內瀝青瓦誕生的時候起,瀝青瓦就開始從國外引進技術,進而深耕國內市場,不斷的在吸取國外技術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提升產品質量,為什么這么多年過去了,瀝青瓦市場整體質量提升不明顯?市場依舊被低端品把持,且詬病不斷,直接給國產瀝青瓦摸黑,損害了國產瀝青瓦的形象,打擊了國內想做好瀝青瓦廠家的信心。
國外高品質技術引進遇阻,技術突破困難重重。
瀝青瓦外觀補充以及外在其他的方面的改進和創新確實是國人的強項,但是對于內在技術上的突破,研發和創新上的突破相比外觀的改進顯得不足,技術突破困難重重的原因是玻纖瓦先天的內部材料好多都是國外廠家固定匹配或者獨家研發的,而我們只能用泛大眾化的內部組材,大的廠家會挑選國內品質好的內部材料,比如玻纖胎,做低端的就無所謂了,樣子只要弄的看起來像瀝青瓦就是了,不管你內部是啥材料組成的。
由于玻纖瓦是外國引進的,對于技術和配方各個廠家各有不同,產品工藝架構也各不盡相同,大的廠家出于對品質的保證,對產品內部材料把控比較嚴格,要求也相對較高。對于已經成熟的大瀝青瓦廠家,經過多年的產品實踐以及改進,產品無論從穩定性以及兼容性上都比較好,瀝青瓦各個實際指標均在行業中排列前茅,從表面上看幾乎已經把目前改性瀝青瓦的性質發揮到了極致,但是挖掘的潛力還是比較淺,與國外玻纖瓦相比需要提升的空間還是很大。
往國外玻纖瓦靠攏的技術實踐路還有很長,突破瓶頸的困難點在于原材料以及配方、工藝,基本的原理以及架構都已經非常成熟,做細節處理上需要在項目實踐中汲取營養來補充自身的不足。進口材料價格昂貴,產品進口線買進的成本以及瀝青瓦在整體屋面瓦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每年增加百分比始終是困擾國內瀝青瓦廠家進軍尖端品質的步伐。求上不能,使得這幾年大的瀝青瓦在瀝青瓦的高層次領域一直進展緩慢,只能橫向發展,把現有的技術以及配方發揮到極致,穩定自身的客戶群體成為了大的瀝青瓦廠家這兩年的目標。
房地產大環境不景氣,玻纖瀝青瓦市場下行壓力,以結果為導向風氣盛行,品質深埋,劣質橫行,大環境逼迫技術人才在建筑短板上精益求精只能被市場淘汰。
國內成氣候的瀝青瓦廠家僅僅也就那么幾個,澤皓建材算是一家,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幾個廠家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頂住了很大的壓力,一直堅信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國人缺少工匠精神,對于產品品質的追求只停留在表面,無法實實在在的在內部以及技術上突破,求上不能的,求下路子多多,這個時候就產生了很多橫向低廉產品,還有一些縱向膚淺產品,攪亂了整個瀝青瓦市場的發展。橫向低廉產品的廠家大多是半成品,捆綁卷材配方的瀝青瓦以次充好打入市場,攫取高額利潤,并且在瀝青瓦外表差不多的情況下俘獲客戶的心。到現在很多客戶一直在說其實瀝青瓦價格應該比卷材貴一點點,也就是貴那一些彩砂的價錢而已。
直接導致這些客戶有這些想法的源頭是:一是對瀝青瓦產品本身架構不是很清楚,甚至是對瀝青瓦在項目實踐中出現的問題一點不了解。二是被卷材配方的低端瀝青瓦洗腦,深信瀝青瓦就是比卷材貴一點點。這里我再次強調一下,卷材配方的瀝青瓦有兩種,根本不叫瀝青瓦,第一種叫“類瀝青瓦”,是以瀝青瓦的基準在做,但是內部的材料不同,比如玻纖胎,卷材配方的直接就是用復合胎、無紡布,根本沒有玻纖胎的影子,但是外表上下兩面和正品瀝青瓦一模一樣。這里我在說明下,瀝青瓦全名叫玻纖胎瀝青瓦,這是國標的叫法,所以必須有玻纖胎的才叫瀝青瓦。另一種叫“彩砂卷材”,這個與瀝青瓦相比,相對明顯些,就是下層直接就是卷材,2.5mm也好,3mm也好,4mm也好,只要卷材能做到的,它就能做到,上層是一層彩砂,故名彩砂卷材,這種成本是比卷材成本只貴一些彩砂的價錢,買的價格相對低廉依然把彩砂的增值價格加到了“彩砂卷材”上。打個比方,3mm厚的卷材12元一個平方,其成本也就是7元左右,再加上3元一個平方的彩砂,成本也就是10元,但是市場上他的彩砂卷材要賣18元一個平方,原本卷材的價格加上彩砂的價格也就是15元,卻活生生的在彩砂+卷材的價格上多處3元一個平方!當然有人說這也是生產成本啊!對廠家來說只是多一道撒砂工序,在大批量生產的時候,這道工序的成本也就是只有0.5元一個平方左右,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以市場結果為導向,加上卷材對客戶印象的影響,使得品質玻纖瓦舉步維艱,市場充斥大批量的半成品以及次成品玻纖瓦,即使客戶擦亮眼睛也不一定能買到正品的瀝青瓦,還需要有足夠的瀝青瓦產品知識。技術研發人才不足,加上繼續研發品質關系到原材料,進展困難,精益求精的結果使得人才流失,短板凸顯,這也是行業比較奇葩的一個現象。
玻纖瀝青瓦市場需要高端精品,卻遭遇到了低端玻纖瓦的重重狙擊,真的是品質好的瀝青瓦無法在國內生存嗎?這里我們需要深深的反思一下。
澤皓官網:http://m.isiw.cn